一般大家都非常重视外国客户的来访。其实做接待也是很有技巧的。细节上多注意下会给客人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为之后的合作添加多一份成功的把握。 首先我们先谈下一般的接待吧: 1.客人来到公司的时候,我们带他到会议室或者展厅里面就座的时候,不妨询问下:Can I bring you something to drink?(您想喝点什么?)或者简单点:coffee or tea?(咖啡还是茶?) 一般来说,很多客人在中国的时间安排的比较紧,早餐都吃的比较仓促,有的餐厅早上没有咖啡供应,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难受的。(程度不亚于我们早上起来没有刷牙就去上班的感觉)如果在正式谈生意之前可以给他们来上杯咖啡的话,不但有助提神,而且他们会觉得很心情都会变的很好。当然,不是很多外国人喜欢速溶咖啡,就像我们也不是很多人喜欢茶包泡的茶。如果是水的话,瓶装的矿泉水是最好的。(老外们崇尚健康比我们厉害的多) 2.会议室里与其放水果,不如放点小糖果(薄荷糖或者咖啡糖,小巧包装的巧克力也不错)。我所接触到的外国人,基本上没有不喜欢甜食的。在中国的饮食不习惯也导致他们比较容易有饥饿感。这个时候。小糖果就起了大作用了。 其实我个人就搞不懂为什么用水果盘来诱惑人。一般的水果要吃的文雅那都要辅助以工具。但是你总不能在人家办公室削苹果吧? 3.如果他们来到的时间是下午3.4点,那么没有什么比做工精致的小蛋糕更好了举个例子,有次在展会,我陪老外在一个展位洽谈了很长时间,这个时候他们一个女孩子打包了一盒隔壁酒店做的巧克力慕丝蛋糕过来。而我看到老外们的脸刹那间就亮了起来。补充了“弹药”以后,剩下的生意在愉快的气氛中谈完了。不能说蛋糕有绝对的作用,但是蛋糕所带来的好心情和对公司的好印象是绝对功不可没的。 之后我们再谈下带客户出去吃饭吧: 1.餐厅的选择:不一定豪华,但是一定要看起来干净。因为外出工作,身体非常重要。要是因为拉肚子干不了活,他们的中国之行就亏大了。 2.菜式的选择:之前一定要问:Do you have anything that you don't eat?(有没有什么你是不吃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关键的。老外的体质跟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对很多东西都会过敏。我之前接待过4个德国工程师。每个人都对很多种食物过敏。鸡蛋,海鲜,贝壳都不可碰。吃了就浑身痒,严重的呼吸困难。对面粉类东西过敏听说过吗?我的一个意大利客户就是。更离谱的是我还遇见过一个对茄子过敏的人~~~~ 还有就是印度人,要是你听到他说他是个vegetarian(素食主义者)也别见怪,他们的宗教要求就是这样的。对于他们,如果他没有自己带食物来中国吃,那就要给他特殊点全素的食物。在点菜的时候要特别关照下点菜员。而且最好不要给他们点过辣的食物。因为他们实在是不耐中国的辣,吃点辣椒第二天就要拉肚子。(就算他在自己国家很能吃辣也不行) 3.吃饭的餐具:大城市大餐厅一般都有刀叉,但是如果你是个小地方,不妨请外国客户吃饭的时候提前帮他们准备套刀叉带着。因为让他们使用筷子他们会有点难堪。尤其是第一次使用筷子,如果弄脏了衣服对于商务出行人士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情。 4.上菜:上菜前要提醒下服务员,鸡一定一定一定要去头去脚再端上来。鱼也尽量不要点鱼头之类的菜。(也别点什么吃活鱼活虾)对于他们来说,看见脑袋在盘子里面是非常恐怖的事情。狗啊猫啊蛇啊一般不要点。也不要和他们说我们吃这些。要不他们家里在家里宝贝孩子一样的狗,看到咱们吃狗肉,心里别扭。琉璃宝宝就干过这样的笨蛋事情:对方是个美籍韩国女人。吃饭的时候讨论到吃狗猫的问题,我以为她是韩国人(他们吃狗肉是传统)应该不忌讳这个,谁知道她听了脸 {MOD}都变了,跑去一边眼泪汪汪的干呕起来。 5.夹菜:由于公筷的使用也不是很普遍。上菜的时候大家先别动筷子,让服务员先用公共的筷子把菜拨到外国客人的盘子里。(当然事先要询问:do you want to try this ?)然后大家再一起吃。 6.甜点:如果有甜食,放到最后上就最合适了。没有的话,水果盘也可以凑合。 7.饮料:差点忘记说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中国的啤酒度数比他们那边的高的多,要是饭后还有工作的话,不妨叫青岛啤酒,度数低点,口感也比较适合他们。要是你看他不喝酒,身体又比较胖的话,减肥可乐/健怡可乐 (diet cola/light cola)就最好了。但是饭店不一定都有。那就要看你有没有心了~~ 要是啤酒也不喝可乐也不要的,就上100%纯果汁。绝对没有错:) 但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强迫客人喝白酒。我们的白酒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非常烈的。我认识大部分外国人喝过中国的白酒之后对那难受的感觉都是刻骨铭心的。要是你想让你的客户难受——灌他白酒就错不了!外贸之家来源:
一.展会渠道
展会资源并不是单纯的去参展,而是说我们把全球行业有关展会收集出来,再把参展商的资料找出来。因为参展商往往都是当地的批发商、进口商、品牌商、制造商这样的客户,这些客户是我们的一些目标对象。展会资源就是把全球的跟我们产品有关系的这种的参展商给找出来。
二.网络搜索
利用搜索引擎来进行找出一些适合我们的客户,适合并不是我打一个单词上去就找到了一大堆,而是你的数量多,我们怎么去筛选出来。
三.海关数据应用
海关数据包括有提单数据,还有中国的报关数据,商检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看到在中国有采购记录的或者在他们国家有进口记录的一些客户的信息。这个能清楚的知道,我们要什么样的客户资源,能够更精准的找到这样的一些客户。
四.企业数据库
全球有很多的商业数据库,像Database,COMTRADE,这种都叫商业数据库。这种商业数据库里面一个库就有几千个做我们行业里的一些客户,我们利用商业数据库可以找到大量的客户资源。
五.社交平台
像Facebook、twitter、linkedin、interest这种平台,是我们要找的一些资源的其中一个,相信很多人也用过。
B2B和B2C扩展:在原来B2B跟我们有邮件往来的一些客户我们可以进行一个扩展,还有一个把其他国家的B2B平台也可以找出,看看上面的一些当地的卖家的情况。
1、展会。
这是来客户的最直接的方式,很多产品比较依赖展会,的确是能当场签下订单的。如果你资金充足、人员充足、时间充足,那么可以将这个作为你的主要客户来源。否则,真不建议。
2、搜索引擎开发
最常用的就是谷歌关键字搜索,地图、图片等搜索,就不多说了,随便一搜就有几十种方法。这个是最常用,最主要的工具之一,因为对于搜索国外客户,谷歌是覆盖面最广的。当然,最好找到当地最常用的搜索引擎,比如老外找中国的工厂,最好用百度。
3、平台
也就是B2B,资金充足的,建议投资一个B2B平台,会带来很多询盘。除此之外,免费平台也要上传一些产品,主要目的是让你的公司和产品在谷歌上搜索时,出现的频率高一些,提高客户的信任度。
4、 广告
免费广告就是那些常用的社交平台和分享平台。除了linkedin,Facebook,Twitter等,一定要利用好YouTube,这个平台的特点是越老越吃香,视频传上去越久,观看次数和客户就越多,而且客户质量都很高。
5、社交
Skype等软件,可以直接搜索关键词,找到目标客户就开聊,来源直接且效率高。除此之外,这里讲的社交开发主要是指和潜在客户建立联系,也就是搜到联系人之后就想办法加为好友;
以及在社交平台上直接搜索关键词,尽量多地添加行业里的客户为好友,每天发的动态就可能给你带来潜在客户。
您好, 1. 做外贸一定要把自己的英语搞好,特别是商业英语。经常用到的外贸英语一定要做到信手拈来。不能到给客户发邮件的时候现学现用(查字典了,翻外贸书籍了等),常用的商业英语一定要常记在心!到时候给客户发邮件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跟客户面对面交流的时候也不至于急得浑身冒汗,因为不知道怎么表达。刚开始做外贸的时候,以上的亏我都吃过了! 2.做外贸要精通贸易知识。各种贸易规则及贸易术语一定要做到信手拈来,不要事情临头再去翻阅书籍。外贸人员,外贸书籍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不过这些工具不是让你做业务的时候用的,真正做起业务来工具就不应该伴你左右了!你做得到吗?何谓精通?就是要铭记于心,运用自如!自己在实践中容易搞混,所以还在不断学习中,也违背了上面的规则。 3. 上是与客户交流的问题。再就是一定要把专业英语学好。做哪行要像那行,有关的专业知识(CHINESE版)要融会贯通,当然碰到ENGLISH版也要精通!但是服装知 识真的是五花八门,一朝一夕是不容易掌握的。客户来了工艺书,作为业务员要首先弄明白是什么意思,交给技术部门的一定要是汉语版的,不可以是原始制单。所以做服装外贸一定要有恒心!书到用时方恨少,真正需要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知识的匮乏! 4. 对自己公司的情况要了如指掌。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对自己不了解的人,做什么都不会有底气。客户怎样才能走近你?当然需要对你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以后才能决定是否与你合作!这一切都取决于你!对自己的公司软件,硬件设施一定要了解。比如客户问到我们公司厂房面积有多大啊,有多少员工啊,设备情况怎么样,产能情况,这些都需要自己掌握好了,才能应付自如!
1、通过社交网站
注册社交网站,然后通过搜索产品关键词,找到目标客户,从而添加他们,进而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的。
2、参展
各个国家每年都会举办大大小小各种展会,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找到适合自己的展会,从而去参加。参展便是面对面地与国外客人进行沟通,交谈,是找到客户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3、海关数据
通过海关数据查到各个国家企业的各类产品进出口情况,从而找到目标客户。
4、通过国内外的贸易促进机构或友好协会
可以请国内外的贸易促进机构或友好协会介绍关系,如我国的贸促会也办理介绍客户的业务。
5、通过图片、地图或搜索引擎
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找到客户网站,从而找到客户的邮箱,电话,地址等,这样就可以通过发邮件,打电话或者实地考察联系客户。 更多8条
说实话,跨境电商平台对于快消品,3C,服装之类的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对于企业级产品,因为其高复杂性,以及高交易额,决策成本高,不太适合。像搜索引擎这种搜索出来的信息,噪音太多,很难过滤,效率很低。
LinkedIn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做外贸的方式,在上面联系潜在买家,比发邮件好多了。
海关数据的方式,一直在灰 {MOD}的地带游离,毕竟数据的来源尤其是其他国家的进口数据属于保密非公开的数据,能够拿出来卖,都是一些国家海关官员通过非正常手段卖出来的。海关数据能够知道竞争对手的大致价格,以及进口到该国家的销售额,及行业排名等,对外贸企业有一定的分析作用。要说准确性,其实也不见得如何,因为很多提单都是第三方或者货代公司提单,我们经常打过去电话或邮件过去没人接或者过期,或者就是物流货代公司。
有朋友介绍可以通过飞标网查询海外的交易记录,查看哪些企业在销售同类产品,进而作为潜在客户开发。 这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据说华为、海康威视等知名企业出海也是这样寻找客户的。 他们的特点是政企类交易数据,也就是说只要是政府部门,比如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军警等,或者国企部门,比如能源,农业,建筑等,需要采购的产品,他们的数据都会有。
希望以上答复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老外喜欢办事守规矩,有条理的公司,看看你们怎么展现你们公司的这些特质。
如果外商提出要参观工厂,一定要保持工厂的卫生洁净,他们很在乎,好的环境才能生产出质量保证的产品。
不要在国内的B2B网站寻找客户,一定要到国外的网站去找
1.通过GOOGLE用一些关键词搜索,比如,我以前是液晶显示器的,就用 Europe LCD Monitor B2B 等等搜索,这样可以找到了一些国外大的公司网站和b2b网站。
2.然后知道了这些网站的特 {MOD},开始考虑如何过滤客户,那些网站会有很多采购信息,我通常不愿意浪费时间,会直接按照产品(LCD MONITOR)和采购来搜索,对于每个采购信息进行研究,对于一些没有价值的(很笼统地询盘,以及一些很偏僻国家的询盘)的采购信息不必理睬。如果有些网站提供客人的详细联系资料的话,务必仔细察看他的网站和校对提供的联系资料是否存在欺骗性。
3.对于符合自己的客户条件的采购信息,进行发盘,当然,在此之前,需要在该网站上建立自己的公司资料和产品信息。不要将发盘的内容和别人的雷同,做好具有自己的特 {MOD},或者在一篇常规的内容之上加上一些亲切的话语。
4.我遵循和老外交流要真诚、热情,而且要感觉外向,摈弃中国人的内敛,既然和老外合作,就要让自己慢慢的接近他们的思想和做法,这样和客人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好,成了朋友之后,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呵呵,现在的老板也是我以前的客户,而且是被公司认为没有价值的客户。
找客户,建立国外客户关系,一般可通过以下渠道:
(l)自我介绍。通过查阅国外出版的企业名录、报刊杂志的广告、以函电或发送资料的方式,自我介绍建立关系;
(2)请国外银行介绍客户;
(3)请国内外的贸易促进机构或友好协会介绍关系,如我国的贸促会也办理介绍客户的业务;
(4)请我驻外使馆商务处或外国驻华使馆介绍合作对象。一般讲我驻外使馆对当地主要厂商的经营范围、能力和资信较为熟悉了解;
(5)通过参加国内外展览会、交易会建立关系。这类活动的优点是能和客户直接见面,联系的范围广;
(6)利用国内外的专业咨询公司介绍客户。国内外都有许多专业咨询公司接受委托代办介绍客户,他们的业务关系中有许多具有一定影响、专业经验和能力的各种类型的客户,请他们介绍客户,一般效果较好。
首先我们先谈下一般的接待吧:
1.客人来到公司的时候,我们带他到会议室或者展厅里面就座的时候,不妨询问下:Can I bring you something to drink?(您想喝点什么?)或者简单点:coffee or tea?(咖啡还是茶?) 一般来说,很多客人在中国的时间安排的比较紧,早餐都吃的比较仓促,有的餐厅早上没有咖啡供应,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难受的。(程度不亚于我们早上起来没有刷牙就去上班的感觉)如果在正式谈生意之前可以给他们来上杯咖啡的话,不但有助提神,而且他们会觉得很心情都会变的很好。当然,不是很多外国人喜欢速溶咖啡,就像我们也不是很多人喜欢茶包泡的茶。如果是水的话,瓶装的矿泉水是最好的。(老外们崇尚健康比我们厉害的多)
2.会议室里与其放水果,不如放点小糖果(薄荷糖或者咖啡糖,小巧包装的巧克力也不错)。我所接触到的外国人,基本上没有不喜欢甜食的。在中国的饮食不习惯也导致他们比较容易有饥饿感。这个时候。小糖果就起了大作用了。 其实我个人就搞不懂为什么用水果盘来诱惑人。一般的水果要吃的文雅那都要辅助以工具。但是你总不能在人家办公室削苹果吧?
3.如果他们来到的时间是下午3.4点,那么没有什么比做工精致的小蛋糕更好了举个例子,有次在展会,我陪老外在一个展位洽谈了很长时间,这个时候他们一个女孩子打包了一盒隔壁酒店做的巧克力慕丝蛋糕过来。而我看到老外们的脸刹那间就亮了起来。补充了“弹药”以后,剩下的生意在愉快的气氛中谈完了。不能说蛋糕有绝对的作用,但是蛋糕所带来的好心情和对公司的好印象是绝对功不可没的。
之后我们再谈下带客户出去吃饭吧:
1.餐厅的选择:不一定豪华,但是一定要看起来干净。因为外出工作,身体非常重要。要是因为拉肚子干不了活,他们的中国之行就亏大了。
2.菜式的选择:之前一定要问:Do you have anything that you don't eat?(有没有什么你是不吃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关键的。老外的体质跟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对很多东西都会过敏。我之前接待过4个德国工程师。每个人都对很多种食物过敏。鸡蛋,海鲜,贝壳都不可碰。吃了就浑身痒,严重的呼吸困难。对面粉类东西过敏听说过吗?我的一个意大利客户就是。更离谱的是我还遇见过一个对茄子过敏的人~~~~ 还有就是印度人,要是你听到他说他是个vegetarian(素食主义者)也别见怪,他们的宗教要求就是这样的。对于他们,如果他没有自己带食物来中国吃,那就要给他特殊点全素的食物。在点菜的时候要特别关照下点菜员。而且最好不要给他们点过辣的食物。因为他们实在是不耐中国的辣,吃点辣椒第二天就要拉肚子。(就算他在自己国家很能吃辣也不行)
3.吃饭的餐具:大城市大餐厅一般都有刀叉,但是如果你是个小地方,不妨请外国客户吃饭的时候提前帮他们准备套刀叉带着。因为让他们使用筷子他们会有点难堪。尤其是第一次使用筷子,如果弄脏了衣服对于商务出行人士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情。
4.上菜:上菜前要提醒下服务员,鸡一定一定一定要去头去脚再端上来。鱼也尽量不要点鱼头之类的菜。(也别点什么吃活鱼活虾)对于他们来说,看见脑袋在盘子里面是非常恐怖的事情。狗啊猫啊蛇啊一般不要点。也不要和他们说我们吃这些。要不他们家里在家里宝贝孩子一样的狗,看到咱们吃狗肉,心里别扭。琉璃宝宝就干过这样的笨蛋事情:对方是个美籍韩国女人。吃饭的时候讨论到吃狗猫的问题,我以为她是韩国人(他们吃狗肉是传统)应该不忌讳这个,谁知道她听了脸 {MOD}都变了,跑去一边眼泪汪汪的干呕起来。
5.夹菜:由于公筷的使用也不是很普遍。上菜的时候大家先别动筷子,让服务员先用公共的筷子把菜拨到外国客人的盘子里。(当然事先要询问:do you want to try this ?)然后大家再一起吃。
6.甜点:如果有甜食,放到最后上就最合适了。没有的话,水果盘也可以凑合。
7.饮料:差点忘记说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中国的啤酒度数比他们那边的高的多,要是饭后还有工作的话,不妨叫青岛啤酒,度数低点,口感也比较适合他们。要是你看他不喝酒,身体又比较胖的话,减肥可乐/健怡可乐 (diet cola/light cola)就最好了。但是饭店不一定都有。那就要看你有没有心了~~ 要是啤酒也不喝可乐也不要的,就上100%纯果汁。绝对没有错:) 但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强迫客人喝白酒。我们的白酒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非常烈的。我认识大部分外国人喝过中国的白酒之后对那难受的感觉都是刻骨铭心的。要是你想让你的客户难受——灌他白酒就错不了!外贸之家来源:
一周热门 更多>